关键字

985女博士毕业月入5千元不敢生孩子

  来源:极昼    发布时间:2020-12-30 12:49:00

不愿意生无非是这4个原因

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

摘要:31岁的赵琛夫妇,妻子是985大学毕业的博士,为落户指标,找了一份月薪五千的工作。在农村老家的亲戚眼里,她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范。而对他们自己来说,生活才刚刚展开,他们拮据地租住在北京一角,想生孩子,可实在不敢;27岁的李洛,总在对比周边适育女性的生活境遇,这令她倍感焦虑,她觉得攒够了30万元,才具备生孩子的条件,为此,她曾同时兼职了四份工作;定居青岛的宇文夫妇,两人均是城市独生子女,生娃两年,负债十万,两人坚决不生二胎;而38岁的洪涛,考虑生育对妻子职业上升的影响,并且认为生育充满风险,结果一拖就是十年。

他们大多生活在大城市,普遍渴望在事业上有所作为,追求跃升,他们在意自己的生活品质和时间投入,精于计算消费、生育和教育成本,同时也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凡此种种,叠加在一起,改变了这一类都市青年群体的生育观念。

文| 张雅丽

编辑| 毛翊君

2015年,中国全面开放二胎,而适龄人口生育一胎的意愿依然普遍过低。近期,民政部发布的信息中提到:“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总和生育率”,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适育龄期间,每位妇女平均生育的子女数量。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总和生育率1.5左右是一条“高度敏感警戒线”,一旦下滑至1.5以下,就有掉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对社会发展来说,尤为险峻。这类现象在中国发达地区更为普遍,而构成现象的原因复杂。

以下是五位处在不同人生阶段的适育青年的讲述:

李洛,27岁,女,心理咨询产品运营

孩子是肯定要生的,对我来说,前提是要手握30万。

去年,从山西来到北京的第三年,我攒到了40万。我和男朋友一起掏钱,在天津买下170万的房子,我把这40万都投进了首付。这个写着我名字的固定空间告诉我,你可以进行人生中的下一个阶段了——结婚,生孩子。

这令我感到焦虑,我不得不在心里算了笔帐: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重新积蓄,一年攒10万块,再过三年,刚好到我三十岁的时候,大概就可以不惧怕辞职,放心生育了。

有了这个30万的目标,我比之前更加努力地赚钱。我知道,一个农村女孩,家人在钱上帮不了忙。来到北京的这几年,我几乎没有12点之前入睡过,晚上7点,从公司下班后,回家要再做两份兼职。最多的时候,要做到四份。

前段时间,我明显感觉到领导在培养我,也明显感觉工作有些吃力。我是学设计的,目前供职的公司主要做心理咨询项目,在团队运营过程中,我需要补充相关的专业知识。但下班后的兼职让我没有时间学习。兼职每个月给我带来7500块收入,一年足足有9万。最终,我要么早起一两小时读书补课,要么边化妆边听课。

30万,对我来说,意味着主动权和安全感。

我大学舍友小安,在我们毕业的四个月后,就急匆匆结婚了。她出生在山西贫穷的农村家庭,家里姐妹两个,这在当地容易被人看不起。她是大学班里的学霸,拿过国家奖学金,性格要强得像个男孩。我们都觉得,宿舍毕业后发展最好的应该就是她。

但就在毕业前,一个中专毕业的男生把她追到了手。因为意外怀孕,她的婚期定得匆匆忙忙,男方原本答应给的彩礼,也没有兑现。婚礼是在村里办的,为了答谢邻居、朋友们的礼金,小安要挨个敬酒答谢。

婚里中的新娘。图源东方IC

她的肚子已经很大了,鼓鼓地挤在白婚纱里,她弯不下腰,被亲戚们按着头,把身子低下去。那天她结婚啊,可一点都看不出她高兴,我别过头,我们宿舍的姑娘们眼眶都红了。

后来她生了一个女孩,觉得不甘心。尽管家里捉襟见肘,结果,二胎还是女儿。当我们热火朝天地在宿舍群聊工作时,小安要么沉默,要么时不时插一两句家常。她的生活似乎很简单,就是月薪4000元的工作以及两个女孩的妈妈。

某天工作闲暇,我点进小安的微博,她写到:“一加一很有可能小于一。”演员孙俪不是也写过:“1+1=4”。或许那才是理想中的幸福人生。

看到小安,我告诉自己,不能在没做好准备的情况下选择生育。这种准备,既包括物质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它不应该成为打破我人生规划的意外因素。

两年前的一个下午,一个女同事困惑的神情戳中了我。她想要一个孩子。

女同事35岁,已经在工作领域小有成就。二十多岁的时候忙于职业上升,但年龄越增长,越觉得摇摆。先是原本让自己为之倾注的工作,再无法感知到意义,然后是回到家里,丈夫总是佯装工作繁忙盯住手机。如果有一个孩子的话会变好吗?生育的意义是什么?她实实在在地感到困惑。

那个下午我开始思考生育的意义,我也得到了答案:体验陪伴一个生命成长的过程。

我从一所不知名的大学毕业,用4年时间,做到两个部门的主管。现在,同事会友善客气地叫我一声“姐”。这当中肯定包含了运气,我应该继续探索更多可能性,这些不应该因为生育而被打破。

这样想,也是归结于我的两个女同事,一个在生育前已经小有成就,生育后,重返职场非常顺利;另一个,工作成绩平平,生育后重返职场的竞争力被削弱很多。

零零后现在都冲得很猛,我还不能停下来。

赵琛,31岁,男,报社编辑

我特别喜欢孩子,但我们实在不敢生。

我的妻子是个小镇做题家,我的高中同学,我们那一届全校的文科状元,在北京第一梯队的高校,本硕博一路读下来。直到她来北京的第十年,也就是去年年末,我们请了几天假,回老家结了婚。

我们热爱北京,她尤其热爱。她是学戏剧影视的,生活里是昆汀·塔伦蒂诺,是各种电影节,但在我们家乡那个西北部的五线小城,十年前,全市才开起第一家商业影院。

今年她博士毕业,几经周折,才在北京一家出版社,找了个解决户口指标的工作。一个月5000块,做基础的行政工作。我们都觉得很满意,一切基本上与我们的规划相同:我负责赚钱,她负责落户。

在老家,我们就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范。逢年过节,亲戚朋友一定会拿我们来激励家里的小孩。我工作体面,收入尚且可观,我们的生活看上去是很有指望的。在一座城市拥有一辆自己的交通工具,你的户口信息在这座城市中有迹可循,都看上去让人很有归属感。

可有些东西,还是藏在我们都不愿意提的缝隙里。人一过三十岁,想的东西也跟二十岁不一样。

去年,我们把养的小狗带回家里,暂时养了几天。我爸妈生我生得晚,现在七十多岁了,但从来没催过我生孩子,因为知道帮不上我什么。我妈怀抱着那只小狗,就不撒手,亲昵得不行。我看着心里特别难受,他们同龄的老人,没几个抱不上孙子的。我都害怕,这会不会成了他俩的遗憾。

来北京十年,我们到现在还租房子,海淀区一个四十平左右的开间,每月租金6000多。上周,妻子的一个堂妹被带来看病,住在儿童医院几站外的小区。里面几乎全是从外地带孩子来看病的家庭,一家人短租在一个不到20平的屋子里,几个上下铺,和可能对痛苦还没有太多认知的孩子。看到他们的样子,我们意识到,在一线城市,一个属于自己的固定住所,或许是对一个生命负责的前提。

上次妻子的亲戚跟我们聊起这个话题,说起深圳、杭州等城市都对博士有很好的政策倾斜。妻子的情绪显得有些激动,她直直地问,你的意思是什么,离开吗?

当时,我们的车正行驶在长安街上,夜灯下的这条街绚丽又肃穆。她不愿意离开这座生活了十年的城市,这里有她的回忆和希冀。我们都想再试一试,万一呢?

宇文、新新夫妇,28岁,销售

【丈夫宇文】

女儿今年一岁十个月,我和妻子讨论过关于二胎的问题,她态度非常坚决,“不要,没得商量。”

我和妻子本身都非常喜欢小孩,一结婚就要了孩子。严峻的现实也马上摆在面前,从女儿出生到去年,我们家负债十万。

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

备孕前期,我们吃了三四个月的中药和补品来调养身体,一周500多块,一个月就是2000。除此,为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母体发育环境,妻子还要吃一种保健品,每个月将近1000块。 怀孕前后,到医院做各种指标检查,只要进一趟医院就得三四千。终于该生了,住院费、打无痛针等等,这套费用大概在5000到10000。

孩子出生后,我们请了月嫂,40天花了一万一。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奶粉每月1500到2000块;尿不湿每月3000;再加婴儿车、奶嘴奶瓶、餐具玩具,都很昂贵。几个月后,去游乐园、学游泳等等,每月也要2000上下。

人家说小孩就是个四脚吞金兽,那没错,可爱的四脚吞金兽。现在我家这个,一个月花费在5000左右,占整个家庭支出的六七成。距离她上幼儿园,还有一年左右,简直不敢去想。

我和妻子都是在城市长大的独生子女,妻子在跳槽期间怀孕了,索性回家安心待产。我俩的家庭都还算中产,我个人的收入则近一万元,但考虑到妻子全职在家,我父母每个月还接济我3000元。即便如此,在青岛这个人均收入6000左右的城市,我们还是欠债了。

我的信用卡额度只有30万,当欠款达到25万的那一天,我决定,必须开一个家庭会议了。我意识到,照这个速度下去,最多再过10个月,我们家会无钱可借。

会议之后,妻子开始积极找工作,花钱也变得节制。原本,我计划30岁开公司,希望通过努力,35岁实现财富自由。女儿出生半年后,我从原公司辞职了,我不得不把财务自由的计划提前,原来挣钱的速度太慢。

【妻子新新】

我很喜欢孩子,但没勇气再生一个。

生育对于女性来说,首先意味着一定程度的风险,我发自本能地害怕。但比这更可怕的,是长时间的精神压力。从备孕开始,我哭了数不清多少次。最开始,我经历了4次生化妊娠(指精卵结合后,在生理期流产)。每当验孕棒上的指示线,从两条消失成一条的时候,我的心也跟着落下去。到第四次,我觉得我快崩溃了。

我身体是不是有问题?如果我真的当不了妈妈,丈夫的父母会怎么想我?他们还会不会接受我?那段日子,这些念头每天挤在我的脑子里。

后来,孩子顺利出生。第一个月,我觉得她是个小天使,因为她睡觉多,睡着的时候安静又可爱,月嫂也在照顾我。第二个月,月嫂走了,小天使也到了特别能哭闹的时期,她开始整晚整晚不睡觉。

白天,丈夫去上班,我一个人在家带她,趁她睡着的时候洗衣服、收拾房间。她会半夜哭醒,我要给她喂奶,换尿布,哄她。丈夫第二天还要上班,我只能一个人守着她。深夜四下很安静,感觉整个小区都黑着灯,所有人都在睡觉,只有我家的灯亮着,只有我和孩子醒着。这样的日子过了一个多月,如果再久一点,我想我可能要得产后抑郁。

那次家庭会议之后,我才意识到丈夫的经济压力,我开始去找工作。

女性生育后,带娃工作成为更大的压力。图源视觉中国

怀孕之前,我工作三年,事业还没什么积累。之后,我完全离开职场两年。再去面试的时候,很多HR问过我,是否有生二胎的想法。面试了4家公司,我才找到现在的工作。刚刚回到职场,看着95后已经纷纷在竞争,我又像从头开始一样。当然会有焦虑,但是好歹是一份工作。

我也几乎失去了自己的时间,完全被绑住了。有一个未婚妹妹问我,有没有什么过来人的建议,我跟她说,生育之前,一定要把人生中想去的地方都去过。我是学韩语的,生育前常跟丈夫去韩国。女儿出生后,我们白天工作,我父母来家里照看女儿。等我们下班,他们回家,我们跟女儿玩一玩,就该睡觉了。我今年只逛过一次街,应该是在国庆的时候,更别谈游玩了。

为了不生二胎,我现在把安全措施看得非常重要,绝对不能让这种意外发生。我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我们都觉得成长体验挺好的,父母把一份爱,全心全意地给予一个孩子。我们也不指望她来给我们养老。

洪涛,38岁,工程

我2010年结婚,那年28岁,现在十年了,没有孩子。不是没想过要,35岁一过,关于孩子的念想,就越来越淡。

刚结婚的两年,我在基层部队工作,常年跟妻子异地,只能把生育计划推迟两年。两年后,妻子为了个人发展,到了北京工作。自此近十年,我们始终分居两地。结婚前五年,我们对生育的这件事,主观上还是积极的,但再往后,就既不排斥,也不再过多地积极规划。

婚后第六年,妻子被外派上海前,她忽然给我打来一个电话。那天,她去参加一个亲戚的酒席,是一个年纪较大的女性给小孩子庆生。她应该是受了触动,想要坐下来好好聊聊。

印象里,妻子表现出了一些遗憾和无奈,设想如果能在三十出头就生完孩子,经过半年到一年的育儿期,回到工作岗位上的话,可能不会陷入现在的尴尬局面。但她接下来理智地告诉我,自己正在职场上升期,怕产后的恢复打破职业路径,她无法接受自己可能会从一个团队负责人,变成要重新开始的状态,所以选择暂时不考虑生育。

职场和生育常是女性难以平衡的选择。图源视觉中国

我选择尊重她。这次谈话过后,我基本确定不再主动要孩子。在这之后,这个态度越来越强烈。

我意识到,自己对孩子只能说不讨厌,但还没有因为与一个生命有了情感连接而产生欣喜感。而且,我也没有信心去承担两个家族的全部期望。如果妻子因为生育而放弃职业生涯,那么我将会成为四个老人以及她的期望对象。

日子一天天过去,周围朋友的孩子有的已经上了小学。在对他们的观察中,我发现,生育这件事极具风险,它很有可能将你的家庭平衡打破。我身边很多女性朋友开始后悔生娃,男性朋友渐渐开始由最初对孩子的喜爱变得不耐烦。

其实,很多女性在生育前,自己并没有做好准备,男性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引导作用。他们会出于各种目的,给女性许下诸如“我会好好照顾你和孩子的”这般承诺,来让她们为家庭生孩子。

我有一个男性朋友,父母被误诊,医生说老人可能只有半年的时间。可能是为了还父母一个心愿,这个朋友迅速地要了一个孩子。后来,长辈恢复了健康,但可能因为孩子的出生不在规划中,这对夫妻没有做好准备,丈夫忙于工作和交际,孩子出生后多数时候让长辈来带。这孩子现在已经上了小学,长时间与隔代亲人待在一起,与父母的关系也不是很亲近,性格看上去有些木讷内向,这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都很有可能造成影响。

一过35岁,我也考虑到,妻子作为高龄产妇,生育可能给身体带来风险,就更加不想要。我有一个同事大姐,已经三十八九岁了,决定生二胎。生完二胎,她就直接住院了,是骨髓方面的病。尽管不知道是否因生育所致,总之高龄产妇生育的风险很大。

关于孩子,我父母没有给我什么压力。岳父岳母会比较着急,怕妻子年龄越大,身体条件越受限制,所以她现在正在试着说服她父母去接受。老人多数有一种血缘上的安全感。他们身边有那种老一代重组家庭的,继子对老人不太好,他们就觉得自己有亲生的孩子,将来可能会好一点。

其实也会发现,亲生的好像不一定有多大作用。这又回归到那个问题,生育本身就具备风险,能否健康地生下他,能否很好地教育他。

后来想想,就算有了孩子,养老也不一定指望的上。当我们年老体衰的时候,孩子也正到了有自己的事情要奔忙的时候。这其实像买一个保险,你投入了,可能会有回报,但也只是概率问题。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