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汕头原副市长建文革博物馆 展现文革百种酷刑

  来源:长江网    发布时间:2013-06-20 09:36:00

  眼前要解决的难题是:把彭德怀像安上塔园。村委会一如既往地反对,沟通无效后,他决定绕过村委会,强行安装。

  在村里,他得到村民杜老二的支持。杜老二拥有保卫队,他向彭启安承诺:有人暴力阻挠,他们就出来保卫。

  “必须旗帜鲜明支持彭市长。”杜老二圆头虎脸,叼着中华烟,说话时嘴角轻轻向下撇。父亲杜惠崇曾是村里的老书记,正是在他任上,彭启安创建塔园。别人以为子承父业,他并不承认。他生于1970年代初期,对“文革”没有特殊的记忆,后来才偶然听到历史碎片,也知道了彭启安的坚持,由是产生了崇敬。他说村里级别最高的退休官员反对塔园,这影响着村干部的态度。但杜老二也是有分量的角色,在选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决定站到彭启安一边,协助和村里沟通谈判。

  在博物馆,杜老二在我面前走来走去,试图为每个人安上角色。“如果我是‘文革’博物馆的捍卫者,那么你是什么?”他问管理员杜乔生。但杜乔生对“文革”全然不感兴趣。他想唱8月8日的祭文给杜老二听,杜老二转身走开了。

  我想起那天,杜乔生带着我拜访陈昭民。听到陈昭民说自己地位卑微,他凑过来说,“那我就更卑微了。”他多想成为那个在公祭日唱祭文的人,不过他知道,这角色讲究社会地位。他悄悄背诵了几个版本,当他一一唱给我听时,简直陶醉得快流泪了。他说他是带感情的。“是对祭文的内容有感情吗?”他立刻兴味索然。“不是!是形式美文学美!”

  阳光灿烂的下午,彭启安和杜老二站在山头讨论彭德怀像的安装方案。路线要怎么安排,突发状况怎么应对。走到一半,发现台阶被一条新修的道路截断了。彭启安不愿走回来路,不顾我劝说,一手抓住了一边的水管,爬了下去。

  这一天,他为我讲解了每一处景点的故事。他把总结出来的“文革”罪名、历次斗争名称,读过打动人心的文章片段,都刻在了塔园里。临走前,还带我参观“文革”死难者的墓地。这是他建造塔园的起点。如今17年过去了,看着他介绍每一座坟墓,就像介绍自己某位老朋友。那个疑惑又浮上来,从海湾大桥到“文革”博物馆,彭启安经历了什么?

  回城的汽车上,彭启安有些怅然。他说17岁因为贫穷参加革命,一心想翻身。后来成了党的忠诚干部,大跃进时夜以继日带头抓劳动,人饿得水肿却毫无成效,以为是自己把“好政策执行坏了”。“四清”时,自己是揭阳榕城镇(现为榕城区)副团长,生划出许多敌人,是忠诚的参与者。后来提出“地富反”、“社会闲散人员”也要给出路,到了“文革”时却成了罪状,关牢狱,被揪斗,终于痛彻心扉“承认了罪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