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敦煌守护神”常书鴻:为研究保护敦煌艺术坚守敦煌四十年

  来源:艾莫视觉    发布时间:2020-10-10 16:13:00
常书鸿虽然挂念敦煌,但是并不是回国就能去敦煌工作的,也需要时机。1936年,常书鸿回国任教,在国内的这段时间,他们的儿子在重庆出生。1942年,因要成立敦煌研究所,在这个机遇上,常书鸿开始向敦煌出发。

1943年,经过几个月艰苦的长途跋涉,常书鸿终于到达了敦煌。在当时,敦煌生活是非常苦的,常书鸿也承认敦煌的生活非常艰苦,按他自己的话说:

“从我们到达莫高窟的第一天起,我们就感到有种遭遗弃的服‘徒刑’的感觉压在我们的心头,而这种压力正在与日俱增。”

面对艰苦的生活以及匮乏的娱乐生活,常书鸿凭借着对艺术品的热爱以及一腔热血,迅速投入到敦煌艺术品的研究与保护之中。

可是陈芝秀就不一样了,常书鸿可以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来对抗生活的额困苦,可是陈芝秀本身对敦煌艺术品本身兴趣就不大,在这样的环境生活,对她来讲就是一种折磨,再加上从巴黎回到国内然后又去了黄沙漫天的敦煌,巨大的心理落差让她整日闷闷不乐。

恰巧这时常书鸿有一个年轻的学生是陈芝秀的老乡,常书鸿就将学生赵忠清介绍给了妻子。正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赵忠清与陈芝秀在接触中也渐生情愫。

终于,在1945年,陈芝秀借着外出去检查身体的时候,和赵忠清私奔了。常书鸿得知二人出走的消息后,骑马向玉门方向追去,在途中精疲力竭摔下来,幸亏被玉门油矿的人发现才救了一命。

妻子的出走对常书鸿的打击是巨大的,当时,一双儿女还很年幼,他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工作,而且还要面对诸如经费短缺、政府要裁撤敦煌艺术研究所等外在因素,他所面对的困难可想而知。

但是常书鸿没有放弃,他一面动员同事节食缩衣,一面靠为人画像创收并向内地呼吁捐款的方式筹措经费,正是在他的奔走呼号下,民众开始关注敦煌艺术品,社会人士和机构纷纷捐款,使得研究和保护工作得以继续下去。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