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周诚君:普惠金融是让消费者有渠道获得财产性收入且不被“割韭菜”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    发布时间:2020-11-15 13:21:00

近年来,谈及普惠金融时,市场上经常出现呼吁要降低融资成本、希望金融机构“让利”的声音。在11月14日的第十一届财新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则提出一个新思考角度剖析普惠金融的深意。

“过去,提及普惠金融时,我们习惯于更多地从小微企业、个体户、“三农”等相对弱势群体的角度,去讨论他们获得金融支持的渠道、程度和产品。”但周诚君表示,如果过多地强调要降低融资方的成本,这就意味着降低投资方的收益。金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动员储蓄,让它转化成投资,一味地降低投资方的成本,它必然意味着对于投资者的回报要降低。

周诚君直言,对普惠金融而言,金融的可获得性,以及融资支持的商业可持续性,要比其多大程度上能让市场主体在成本上接受更重要。

从投资方的角度,周诚君观察到,近期,一些投行、券商平台也在讨论普惠金融。

“他们的普惠金融概念是让更多的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能够更加公开、透明、公平地获得财产性收入。这些平台开发了一系列公募产品、理财产品,让不太懂金融,甚至是没有金融知识的普通的金融消费者,能够有渠道获得财产性收入,而且不用担心被‘割韭菜’。”周诚君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如何真正推进普惠金融,提供融资支持的可获得性和商业可持续性,实现金融部门更多让利于实体经济,周诚君提出了两点看法。

一方面,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特别是在目前数字化转型的时代,鼓励更多的储蓄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去支持创新和国家的数字化转型。

另一方面,也要正视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国家金融体系里占“大头”的现实,想办法推动商业银行业务上有更多创新,让商业银行更直接地参与储蓄到投资的转化及资本形成中来。

最后,周诚君还表示,国家也在想办法采取措施,推动这方面的工作,比如商业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最近也有可能逐步出台新政策鼓励商业银行更多参与资本市场建设。“我想这可能也是一种思路,让储蓄以更高效的方式来转化为投资,降低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          界面新闻  见习记者 曾仰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