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第六个世界土壤日:防止土壤侵蚀 拯救人类未来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杨杰英    发布时间:2019-12-11 14:20:00

12月5日,世界土壤日

12月5日是泰国普密蓬·阿杜德国王的生日,“世界土壤日”定于这天是为了铭记他在促进土壤科学和土壤资源保护方面的贡献。泰国的普密蓬·阿杜德(Bhumibol Adulyadej)国王是第一个接受由国际土壤科学联合会颁发的“人道主义土壤科学家奖(the IUSS Humanitarian Soil Scientist Medal)的国王。

大记事

2002年,泰国曼谷第十七届世界土壤学大会,国际土壤科学联合会理事会提议将每年的12月5日作为世界土壤日。

2012年6月11-15日,粮农组织第144次理事会,由联合国主持促进和推动“世界土壤日”活动。

2012年12月5日,粮农组织首次以“保护土壤健康,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为主题,在意大利罗马总部庆祝“世界土壤日”活动。

2013年6月,世界粮农组织大会,通过将每年12月5日作为世界土壤日以及确定2015年为国际土壤年的决议。

2013年12月,联合国大会设定2014年12月5日为第一个正式的世界土壤日。

2017/12/5

Tuesday

有人说,土壤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它保存了至少四分之一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是粮食、饲料、燃料和纤维生产的根基,为生态系统和人类提供多种服务,帮助人们抵御和适应气候变化,可以说,土壤健康对于整个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由于土壤污染不像水体污染、雾霾污染那样“显而易见”,受土壤污染缓慢性和隐蔽性特征影响,在漫长的时间里,人们忽视了对土壤污染的治理。在中国土壤污染可谓是棘手问题,尤其在农业生产领域,高复种,高投入;重用轻养,只用不养;耕地培肥改良措施不配套;施肥结构不合理、区域肥料投入不平衡;耕作方式变化,化学物质大量投入等,造成土壤污染日趋加剧。随着《化肥零增长》、《土十条》等政策的发布,土壤修复问题摆在了人们眼前。

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

当前,我国土壤问题包括耕地土壤养分失衡、土壤地力下降、土壤干旱和重金属污染严重、土壤盐碱化加剧等,由此看来,耕地质量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其本质是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让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健康的农业生产环境更有利于农业高效生产,而健康的土壤是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前提,国内肥企正在探索开展土壤修复工作的路上奋力前行,结合对种植业和肥料领域的持续探索,可以通过土壤改良、减肥增效等方式,既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又能增加种植业收益,实现环保与农业生产和谐共生。

金正大集团一直走在推动土壤改良工作前列,企业认为自己在守护中国土壤健康行动中承担了推动者和践行者的角色,应当积极联合政府、协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单位,共同探索构建中国土壤健康的体系与实践方法。

据悉,今年的世界土壤日,世界粮农组织以“关爱地球,从土壤开始(Caring for the planet starts from the ground)”为主题,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召开相关主题活动,金正大集团作为本次大会唯一来自中国,也是现场唯一来自全球种植业的企业代表做主题演讲。同时,全球种植业首个关于土壤保护的国际性联盟组织——“世界亲土种植联盟”即将成立金正大将在联合国总部与全球伙伴交流什么样的土壤保护议题?“世界亲土种植联盟”究竟有哪些作用,到底能为全球土壤带来哪些好处呢?在中国又将如何落地?为我国土壤改良提供哪些帮助?敬请期待。

本文作者:张亚静,制作:张亚静,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微信公众号:北方农资)。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柴宝峰。 靳宝琳 摄

  中新网太原12月5日电 题:世界土壤日:你了解土壤吗?

  作者 杨杰英

  万物土中生,土壤关系家家户户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可是你真的了解土壤吗?土壤污染是怎么来的?又该如何进行土壤的治理与修复?

  12月5日,是第六个世界土壤日。今年世界土壤日主题为“防止土壤侵蚀 拯救人类未来”。记者前往山西土壤研究院所及土壤修复项目现场进行采访。

实验室内,正在开展各种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的培育及修复的盆栽实验研究。 杨杰英 摄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柴宝峰介绍,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固废,农业生产活动中如污水灌溉化肥农药和农膜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等。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等特点,需要通过土壤样品分析、农作物检测等才能确定。”柴宝峰告诉记者,还要对污染物造成的风险进行评估,然后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改善。

实验室内。 杨杰英 摄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内,正在开展各种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的培育及修复的盆栽实验研究。

  显微镜前,正在观察草本植物细胞形态的山西大学生态学硕士研究生郭英英介绍,苔藓植物对土壤污染具有很好的指示效果,可以起到感知和保护作用。通过对微生物的菌种鉴定及其特性研究,来看哪些苔藓更适合在哪个矿区种植,进行生物修复。

污染土处理后出料口。 受访者供图 摄

  柴宝峰表示,目前山西的土壤污染类型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开采引起的重金属污染和化工类企业生产造成的有机污染物污染。“山西是矿产资源大省,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会出现重金属污染的情况。针对此类情况,我们主要利用植物和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开展研究和修复工作。”

  今年8月,山西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自然资源厅制定了《山西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后续根据污染地块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效果、修复效果评审结果,动态更新名录。

  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一期场地治理项目成为第一个被移出该名录的项目。该项目施工方博川环境修复(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梁忠介绍,在为期七个月的施工工期中,场地采用热脱附修复技术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修复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污染土进行筛分。 受访者供图 摄

  “土壤修复技术主要分为物理、化学及生物修复技术三类,而土壤修复市场也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之后的又一‘新领域’。”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增俊表示,土壤环境质量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希望民众都能够认识土壤、关心土壤,保护土壤环境。

  11月29日,《山西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出台。该条例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级监察专员李凌昇表示,条例的出台,必将为山西打好净土保卫战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土壤污染日益成为广大民众关注的热点。除了法治保障外,公众也要自觉保护土壤环境。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比如旧电池和电器,也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建议大家尽量做好垃圾分类处理。”柴宝峰如是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