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海口市多个食药监所、供销社、税务局28名干部收受海供贸易公司5百或1千元礼金卡

  来源:搜狐    发布时间:2019-10-18 13:34:00

 10月16日,海口某公司的《中秋送礼明细表》图片在网络曝光。图片上疑似“送礼”一方的,为海南省海供贸易有限公司,疑似“被送礼”的共28人,总金额为14000元,涉及海口市多个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供销社及税务局工作人员。

记者联系上疑似“被送礼”的澄迈县瑞溪镇食药监张所长,其表示没有收过这家公司的礼金,“就是今年中秋节的时候,有接到他们一些电话,说是在哪个超市放了一些卡,但是没有去拿过”。

一张迟来的中秋送礼明细表,在舆论场掀起不小的波澜。尽管涉事公司矢口否认自己存在送礼行为,但是,从瑞溪镇食药监张所长承认有电话通知自己去取卡但没去的这个细节看,网上曝光的送礼名单绝不是空穴来风。

耐人寻味的是,这份中秋送礼名单虽然遭到众多网友的批判,但是网络上,也不乏同情之声。有人说:500块钱顶多算个人情,算啥送礼?也有人说:中国是个人情社会,迎来送往是一种礼仪,一种沟通。显而易见,在一些网友眼中,中秋送个礼,实在不值得大惊小怪。

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亲朋之间收受礼品礼金,本无可厚非。但涉及到政府职员,问题就没那么简单了。网曝中秋送礼名单上的政府部门,如税务局、食药监等,都是实权部门,他们与送礼公司是监管和被监管的关系。即便是供销社,也是垄断性质的国营商业机构,手中掌握着让人趋之若鹜的优势资源。

很明显,这些部门政府职员收礼,并不同于亲友或者生意伙伴之前的人情往来,背后很可能存在权力寻租行为。正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这些收礼政府职员,会不会为送礼企业谋取不当利益?倘若收礼的政府职员执法时遇到送礼公司,他们能不能做到公正无私?毫无疑问,政府职员若收企业礼金,属于不折不扣的腐败行为,礼尚往来不过是他们的“遮羞布”。

对此,《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也有明确规定: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和有价证券、股权、其他金融产品等财物,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海口曝光的中秋送礼事件,礼金金额并不大,大多只有几百元。这也是一些人对此事不以为然的原由所在。不过要看到的是,如果这个送礼名单属实,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既然中秋要送礼,那么国庆、春节等节假日呢,是不是也同样要打点?送礼行为到底持续了多长时间?是不是还有更多其他企业的中秋送礼表,仍然不为外人所知?

基层政府职员违法收受礼金,看起来只是苍蝇腐败。但是苍蝇腐败的背后,不排除有小官大贪的存在。正如那句老话:厨房里如果出现一只蟑螂,绝对不止有一只。事实上,此前许多小官大贪被查,往往就是因为作风奢侈、收受礼金、违规吃请等行为被曝光举报,成为相关部门查处的切入点。例如此前,山东一科级干部,被查出在短短的6年间,收受现金、购物卡、物品等累计273次,相当于平均每周受贿1次。

因此,对于这张涉及海口多个政府部门中秋送礼名单,海口有关部门不能等闲视之。打击官员节日收受礼金的违法行为,不应分节前和节后,只要有线索,就应积极介入,按图索骥,消除监管盲点。许多政府职员官虽不大,权却不小,在“天高皇帝远”的基层,他们的一言一行,甚至可决定一家企业的兴亡。要防范政府职员在基层为所欲为,相应的监督机制必须下沉,对网络曝光和举报要及时跟进,如此才能遏制腐败的滋生和横行。

公司给政府职员送礼,这也是观察地方营商环境的一扇窗。可以看到,近年来,改善营商环境的潮流涌动之下,海口有关部门也正在行动。今年9月29日,《海口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定》正式对外公布,令外界为之瞩目。

优化地方营商环境,开放市场准入、简化办事程序,减负放权赋能等工作固然重要,但是与此同时,打击贪腐,规范官员行为,让权力与市场的关系泾渭分明,其实更不可忽视。甚至可以说,廉洁的官员群体,风清气正的政务氛围,这是地方营商环境最为重要的指标。从这意义上说,被曝光的中秋送礼名单,也是海口当地整顿和改善地方营商环境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