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折御卿子河汊大败辽军

  来源:折家将博客    发布时间:2017-06-08 20:05:00

  北宋初期,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俩经过十六年的时间,完成了“天下一家”的夙愿,结束了自唐“安史之乱”以来长达二百余年的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混乱之局。中原出现了和平安定的景象。但对赵宋王朝来说,被辽人占领的幽(今北京西南)、云(今大同市)十六州未能归还,始终是一块心病,是一大遗憾。宋太宗在平定了北汉后,就马不停蹄再次亲征,决心夺回辽人占据的幽云十六州。结果事与愿违,辽宋两师在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门外)相遇,两军厮杀,宋师大败溃散,伤亡惨重。宋太宗中箭换乘驴车才逃离。高粱河之败,打破了宋太宗速取十六州的美梦,也给北宋抗击契丹罩上阴影。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兵分三路,发兵二十万伐辽,满怀信心收复后晋石敬瑭割让给辽的幽、云十六州。最初,三路大军进展顺利,收复了不少失地。但随后东路军曹彬部在岐沟关(今河北涞水东)被辽师名将耶律休哥击败,三路大军陆续撤退,雍熙北伐失败。捍边名将杨业也被俘,不食三日而死。雍熙北伐是北宋王朝对周边少数名族政权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战略性进攻。此战的失利,使宋对辽的战略关系由进攻转为防御。从此,辽对北宋的边防经常派兵骚扰,甚至进内地抢掠烧杀,给百姓造成巨大灾难。赵宋王朝也只能消极应战,不免示弱,显得束手无策。
   至道元年(995)正月,契丹大将韩德威,率数万骑诱党项、勒浪、嵬族十六府大首领马尾等自振武(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出发,进犯府州。北宋永安军节度使折御卿(北宋名将、府州知州),率亲军大破契丹于子河汊。子河汊,又叫紫河镇。“紫河(镇)、隋筑长城,起于紫河,即此地。今为之紫河汊,地产良马。①”紫河就是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南的浑河。“凡马所出,以府州为最,盖生于黄河之中州曰子河汊者,有善种出”②。据此可以知道,子河汊当居于浑河与黄河交汇的三角州地带。地理位置特殊,水草茂盛,畜牧发达,盛产良马,是兵家必争之地。子河汊之战,是北宋初期打得最漂亮的一仗。
  初,契丹韩德威以为折御卿巡边,不在子河汊。其从山峡间细径偷偷而入,在子河汊境内大肆剽掠。对于契丹韩德威的行径和图谋,御卿侦察的清清楚楚。御卿在子河汊提前进行清野,韩德威剽掠一无所获,急急忙忙后撤返回。御卿已先派内属戎人,混入韩德威军中,撤退时悄悄将韩德威邀入埋伏圈内。御卿纵兵疾击,勒浪等族乘契丹之乱,诈为府州兵蹑其后,韩德威大掠。是时,风沙大作,遮天蔽日。契丹军迷失本路,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人马拥挤,践踏,坠入山崖,死者相枕籍,不知其数③。据史料记载,这次战斗斩契丹敌军首级五千级,获马五百匹。敌将号突厥太尉,司徒,舍利死者二十余人,生擒吐浑首领一人,韩德威仅以身免。大胜之后,御卿遣寄斑殿直王德钧自府州先押吐浑首领赴开封向朝廷报捷。帝对于便殿,诏德钧口陈杀虏得胜之状,并画地指其山川险隘蕃戎败亡之处。......因称赏御卿之忠孝,将士之勇敢者数四焉。赐德钧锦袄子,涂金银束带,绢五十匹。补随行安庆军译语一人充本营副兵使马。释擒到者吐浑,皆赐锦袄子,银带,绢一十匹④。
  先前,制授府州观察使折御卿节度使,而兵不满数千。帝戒曰:“北虏常小西戎,必轻敌而深入或至境。尔可先令近下蕃族以羸师而诱之,伏精兵以击之,必在吾彀中”。所以,子河汊捷报上奏朝廷后,帝遣内侍杨守斌往府州画地图来,又遣使问御卿作战情况,御卿对曰“皆圣灵所及,非臣之功”。帝甚嘉之⑤。
 子河汊之战,从规模上讲尽管不大,契丹投入兵力万余,折御卿仅有数千人,但是,它的意义却十分重大。
 一是震慑了契丹当局。高梁河之战,宋军大败。雍熙北伐,宋军全线失利撤退。连号称无敌的杨业也战死在西线陈家谷(今山西宁武东北)。契丹人渐渐不把宋军放在眼里,认为宋朝软弱可欺。子河汊一战,大杀辽军威风,从此不敢轻易犯边。正如宋太宗赞子河汊大捷对诸将说:“……折御卿果于克敌,能以少敌众,此亦天赞其勇,使败其丑类耳。昨得奏报,又称夺得马数百匹,韩德威一男死于锋刃之下,犬羊丧沮,无似此时,今后料应不敢轻议南牧矣”⑥。
   二是保护了西北地区的安全,稳定了折氏世袭府州的特殊政策。长期以来,契丹一直图谋攻克麟、府地区,进而进犯西北占领河东,侵占中原。子河汊一战,契丹由西北进犯河东便不能不考虑折氏力量的存在,麟、府已成为契丹进犯河东不可逾越的障碍。子河汊一战,“太宗大赏之。自后世袭其爵,子孙继为府州总管,治其郡”⑦。
  三是子河汊一战,“自是契丹知所畏”。亦使“夏人丧气,不敢深入为寇也”,对主和派是一个深刻的教训,长了宋军的志气,提高了宋朝廷主战派抗击契丹的信心。
  注释:
  ①《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九“西蕃地里”之“胜州榆林郡”条下
  ②《宋会要辑稿》之《兵二四》马政杂录条下载
  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十七至道元年正月戊申
  ④《宋会要辑稿》第一七九册兵一四之一二一四
  ⑤《宋史》卷二百五十三传第十二
  ⑥《宋会要辑稿》第一七九册兵一四之一二一四
  ⑦《玉壶清话》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