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全国10多个省份建设副中心城市,20多个城市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来源:第一财经    发布时间:2022-08-16 09:04:00

区域竞争新热点!这20余城被明确为省域副中心

近日,云南省印发《关于支持曲靖市建设云南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云南副中心城市基本建成,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超过15%。全省先进制造业中心基本建成,网络型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大幅提升,辐射力影响力带动力明显增强。

这是又一个城市被明确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最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省份在实施“强省会”战略的同时,纷纷布局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财经梳理,目前全国已经有20多个城市被明确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10余省建设副中心

2021年,曲靖GDP为3393.9亿元,是云南省第二大城市和第二大经济体。今年上半年,曲靖GDP增长7.7%,增速分别高于全国5.2个、云南省4.2个百分点;GDP占云南省比重达12.3%,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对云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6.3%。

曲靖本身具有的经济基础条件和当前良好的增长形势让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被寄予厚望。《意见》提出,到2025年,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超过15%;到2035年,建成更高水平的云南副中心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万亿元,进入全国地级城市50强。

事实上,曲靖被明确为副中心城市建设之前,云南正在举全省之力实施“强省会”行动。强省会和副中心城市两个战略同时并行,而成为当下各省份普遍的做法。

2022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出实施强省会战略的同时,也提出支持岳阳、衡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2022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也在提出实施强省会行动的同时,提出支持天水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今年5月,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首次明确提出,支持绵阳发挥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

最近几年,全国已经有10多个省份提出建设副中心城市,被列为副中心的城市数量已经超过20个。

2019年,河南印发了《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施方案》,支持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规划建设洛阳都市圈。2021年,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又提出,支持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与信阳、驻马店协作互动,建设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

2020年,山西提出“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的空间布局,即强力打造太原都市区核心引擎;加快打造大同、长治、临汾三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运城、晋城、阳泉、朔州、忻州、吕梁六个市域中心城市建设。

2021年,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支持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在《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公开征求意见版)》里,芜湖还被明确了国家产业创新中心以及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的定位。

《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提出,“发挥柳州、桂林市的区位、产业、交通、文化旅游等优势,促进产业集聚、要素集聚、人口集聚,提升城市品质,加快打造广西副中心城市,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

江西在实施强省会战略同时,共建设4个中心城市,打造一主一副和2个区域中心城市,从而形成“一主一副两辅”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一主就是做大做强省域中心城市南昌,一副就是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赣州。

即使是沿海发达省份,也提出建设副中心城市。比如,广东提出将打造2个主中心城市、3个副中心城市。2个主中心是广州和深圳,3个副中心城市则是珠海、汕头、湛江。而江苏把苏北的徐州作为副中心城市来发展。

不仅如此,在国家规划中,也明确了一些城市的副中心的定位。2021年,国务院批复的《“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提出,支持徐州、洛阳、襄阳、长治等城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十四五”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也提出,支持徐州、洛阳、 襄阳等城市夯实制造业基础,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增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能力。《“十四五”支持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提出,支持赣州、延安、遵义、长治等城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这些省份建设副中心城市,与其提出实施强省会战略几乎是同步的。强省会战略对于提升和带动本省的要素集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其对于本地区的虹吸效应的副作用也十分明显。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一城独大”的现象非常明显。如果一味推动省会扩张,只会加剧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陕西西安为例,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口规模,西安一市已经占陕西全省的3成以上。有学者表示,周边地区的人财物等生产要素都被西安虹吸,甚至作为新兴增长极的榆林,虽然经济总量上升,但是人口等要素资源却在被虹吸。

与之对比,沿海省份基本上形成了双龙头带动。因此,培育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对于培育省域新兴增长极,带动区域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规模和城市能级

这20多个副中心城市一般是省内仅次于省会城市的第二大经济体。这些城市的产业主要是两类,一类以资源型产业为支柱,比如山西长治、云南曲靖、贵州遵义,煤炭等资源支撑起第二大经济体量;另外一类则是在历史上的生产力布局中形成一个传统区域副中心。

副中心城市显著的特点就是经济总量上有一定规模,却与省会城市有比较大的差距,其中四川、陕西、湖北等省份表现最明显。这些城市经济体量普遍在3000亿~6000亿元,进一步提高经济规模是这些城市的首要目标,也是支撑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要基础。

在这20多个城市中,洛阳长期保持中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GDP第一的位置,2021年,洛阳以GDP5447.1亿元排名全国城市榜第45位;陕西榆林以5435.2亿元紧随其后;湖北的襄阳和宜昌分别为5309.4亿元和5022.7亿元,位居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的第三和第四名;此外,湖南岳阳、河南南阳、安徽芜湖、贵州遵义、江西赣州都超过4000亿元,广西柳州、云南曲靖、四川的绵阳、宜宾都超过3000亿元。

在各省份纷纷布局建设副中心城市之际,副中心城市之间的比拼也逐渐成为区域和省份竞争中新的热点。副中心城市越来越成为省域经济新的动力源和增长极,因此,副中心城市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将推动增大对省域经济的贡献。

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洛阳作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要锚定万亿级经济总量目标,坚持创新产业双驱动、改革开放两手抓、文旅文创成支柱、统筹城乡强融合、优化环境搭舞台,尽快形成全省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与三门峡、济源协同发展,建设豫西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

不过,副中心城市虽然经济总量有很大增长空间,但是也面临诸多问题,一方面经济总量提升受到产业结构限制,这些城市往往传统产业比重较高,产业结构单一,尤其是以资源型产业为支柱的城市面临艰巨的转型任务。另一方面,这些城市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城市功能有诸多缺失,受省会城市虹吸明显。

有专家就表示,培育省域副中心城市更多在于政策引导,引导省会城市疏解非核心功能,转移部分省会资源。再通过政策吸引外部力量,比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第二交通枢纽,再比如在公共服务领域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等,使得这些城市有望形成一些特殊功能。

《意见》就提出,要高质量建设曲靖区域功能中心,建设全省教育次中心、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区域文化体育中心、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区域科研创新中心。

不仅如此,省会城市所拥有的资源优势是副中心城市难以比拟的,所以,要向副中心城市实施资源倾斜。

《意见》提出,按照能放尽放、科学授权的原则,依法依规赋予曲靖市更多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产业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现代化治理体系等方面鼓励曲靖市先行先试,优先将曲靖市作为探索改革试点城市。

《“十四五”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也提出,在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支持相关(区、市)对省域副中心城市适当增加用地指标,赋予更多土地管理权限。